2024/4/10 我們在聖禮拜堂待到12:20左右離開,準備在西堤島上走一走,首先,先往島前端。
亨利四世的雕像。
本來想要走到西堤島的最頂端,是一個公園,但不知為何沒有開放。走下樓梯,往島旁邊的堤岸走去,樓梯面對公園的地方,有一個紀念牌(當時沒發現,回來在google實景看見的),原來是聖殿騎士團長的紀念牌。
1314 年 3 月11 日,聖殿騎士團大團長雅克‧德‧莫萊和諾曼第聖殿騎士團指揮官蓋伊在這裡被活活燒死。
走到島的末端
對面的橋是藝術橋Pont des Arts
塞納河左岸的舊書攤。
我們走到去年暑假吃過的百味居吃午餐。
菜單,許多餐點的價格,都是重新黏上去的,可見漲價了!
有點像自助餐,秤重的。老闆特別問:你們不點肉?
我們點了炒飯+茄子+青花菜=16.1歐,量不多,我覺得漲價了!
窮人聖朱利安教堂Église Saint-Julien le Pauvre。
依據解說牌google翻譯的內容:
這座教堂是墨洛溫王朝的埋葬地,位於羅馬兩條戰略道路的十字路口,在廢墟中,國王亨利一世於1045年將其捐獻給巴黎聖母院。
它在革命期間是鹽庫,於1826年重新開放供禮拜,並於1889年指定用於拜占庭希臘天主教儀式:1900 年左右建造的聖像屏將唱詩班與中殿分開。
教堂內部,相較於過去幾天參觀的教堂,這間教堂內部確實古樸,而且屋頂高度沒有那麼高,果然有窮人教堂的fu。
看了解說牌內容才知道,這個聖像屏也是滿特別的。
艾薩克·德·拉夫馬斯(Isaac de Laffemas,約 1587 年 – 1657 年 3 月 16 日,巴黎)是一位 17 世紀法國詩人和劇作家,巴黎平民中尉。這是他的住所。
接下來,我準備進去巴黎聖母院前的考古地穴博物館參觀,老妹則在附近拍照。
考古地穴博物館位於巴黎聖母院前面廣場的地下層。
依據解說牌google翻譯:
西堤島考古墓穴
1965 年至 1970 年間地下停車場建設過程中出土的古代、中世紀和現代巴黎的文物。這個發掘地點位於首都市中心,保存完好,是巴黎唯一向公眾開放的考古遺址。它佔地近 1,800 平方米,見證了這座城市從建立到凱撒征服高盧的變遷。
有模型展示古蹟的大致分布與功能。
依據官網的內容:位於巴黎聖母院廣場的西堤島考古地穴展示了1965年至1970年間,挖掘過程中發現的考古遺跡,提供了西堤島城市和建築演變的獨特全景。
裡面陳列的舊照片,原來以前聖母院前面的廣場長這樣。
這一部分是軍營。
巴黎的第一座城牆
這些雄偉的石塊構成了建於4世紀的城牆基礎。它們是從呂斯特(巴黎
的古稱)左岸的紀念碑中發現的。保留了先前使用的痕跡,例如各種工
具的痕跡和舊銘文中的字母。
Hôtel-Dieu(醫院)
巴黎最古老的醫院建於 7 世紀中葉,位於西堤島中心。考古地穴保存了第一家醫院的遺跡:通往舊建築的花園大門基柱。19世紀,為了滿足病人的需要,醫院搬到了島的北部。
您站在塞納河古老的河岸上,距離今天的河岸後退55公尺。在羅馬人征服這座城市之前,自然景觀看起來與今天有很大不同:在那之前,河岸和西堤島形成了一系列由淺水區隔開的小島嶼。當時塞納河被認為是一條平靜的河流,但頻繁的洪水將其兩岸變成了廣闊的沼澤地區。為了能夠穿越和導航,羅馬工程師和士兵選擇這個地點建造了淺灘。港口的第一個碼頭在這裡仍然可見。它建於公元一世紀初,位於塞納河的一個小入口處。還發現了漁業的痕跡。商品和食品通過水路或通過直接通往港口的主要街道卡多·馬克西姆斯到達城市。然後它們被存放在島上的倉庫中。
塞納河自高盧獨立末期起就是一條可通航的水道。商船可以停靠梅洛杜努姆(Melodunum,今梅倫)和盧泰西亞(Lutetia)的碼頭。朱利葉斯·凱撒 (Julius Caesar) 在他的《高盧戰爭》中提到,第一個港口收復了 50 艘船隻,第二個港口收復了幾艘船隻。它們是配備有桅杆的划艇和平底駁船,可以從岸上航行或拖走。
根據羅馬法律,河流、河堤和港口是公用的;每個人都有權在那裡釣魚或乘船遊覽,但總是在一群船夫或塞納河上被稱為“航海者”的水手的監督下。航海員負責盧泰西亞上游和下游、河流兩岸及其支流的航行和河流貿易。他們也控制河流之間的陸地交通。政府賦予海員們維持城市供應小麥和運輸葡萄酒的責任,這使他們在城市的政治和經濟生活中成為富有且有影響力的人。
中世紀的地窖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座中世紀住宅的兩層地下室,與新聖母院街對齊。它寬六米,由幾個地下室層的狹窄建築界定:拉納斯 (La Nasse)、阿格努
斯·戴 (Agnus Dei) 和聖維克多 (Saint-Victor) 的房屋。
中世紀的地窖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中世紀住宅的地窖或地下室的兩層,與新聖母院街對齊。它寬六米,周圍是狹窄的建築,有幾個地下室:拉納斯 (La Nasse)、阿格努斯·戴 (Agnus Dei) 和聖維克多 (Saint-Victor) 的房屋。
1983年,在西堤島北端的塞納河沖積層中發現了八根橡樹樁。它們高超過四米,呈鈍狀,底部覆蓋著金屬尖端,是毗鄰前小橋的房屋地基的一部分,或者是橋樑或碼頭的下部結構的一部分。洪水和冰凍水的力量經常摧毀巴黎的橋樑。此外,直到18世紀,大多數都“有人居住”,或被房屋覆蓋,這增加了倒塌的風險。該樁的年代可追溯至 1298 年至 1308 年,可能是1280 年大洪水後的修復。
天使雕像,我覺得超可愛的。
你正站在盧泰西亞最後一個浴室的位置。它一直使用到五世紀初阿卡狄烏斯皇帝統治時期。當時島上有幾家澡堂。其中一些於 19 世紀在警察局主宮酒店和現代呂特斯街地下發現的,現已被摧毀。大教堂前廣場下方沿著城牆的另外兩個浴場。這些就是你在這裡看到的遺跡。
在四世紀和五世紀,進入城市的浴室成為富裕階級或特定人群(例如士兵和後來的牧師)的特權。住宅區和主教區也設有浴室;目前尚不清楚它們是向公眾開放還是僅供居民使用。由於防禦工事內空間不足以及需要減少用水,古代晚期的浴室規模被縮小。這裡的表面積為 175 平方米,而建於 1 世紀末的克呂尼浴場面積為 6,000 平方米。此外,當水道不再使用時,必須尋找新的資源,例如井水或大型蓄水池收集的降雨,或者更有可能的是來自附近塞納河的水。
人們沿著路線穿過一系列小房間在浴室內循環。在你對面,從左到右,你可以看到更衣室、溫暖的房間和熱的房間及其後殿。
更衣室和冷藏室(apodyterium和frigidarium)佔據相同的空間,可能配備有足浴或冷水池,但現已消失。整個房間都佈置了長凳,其中一條在後牆上仍然可見。與赫庫蘭尼姆的小型男士浴室相比,考古學家可以重新製作置物架,讓沐浴者放置物品。清潔儀式在溫暖而炎熱的房間(溫水浴室和高溫浴室)中進行。所有房間的地板都鋪著大而光滑的石板,就像更衣室裡保存的一樣。脫掉衣服後,沐浴者就穿著木涼鞋走來走去,以防止腳脫皮。
古代浴場配備了地下暖氣系統,稱為火炕系統。熱煙來自外部加熱室,其拱形管道仍位於遊客路線的盡頭。煙霧在地板下循環,地板由小堆磚塊起,並通過隔間內的赤土管擴散,然後通過屋頂排出。溫度估計在 30°C 至 50°C 之間,
並且必須隨時提供穩定的木材供應。炎熱的房間有一個後殿,其底部由重複使用的石塊組成,在您對面可見。房間裡有一個叫做 solium 的小水池。這個充
滿熱水的浴池可容納 3 至 4 人坐在木凳或石凳上。水來自加熱室上方的大鍋,經由鉛管排出,鉛管的痕跡保存在後殿的磚石中。
雖然知道考古地穴博物館都是一些過去的遺跡,但若非透過解說,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甚至看了解說,也完全無法想像當初的模樣,參觀完感覺有點空虛,也許透過虛擬實境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跟老妹會合之後,我們決定往聖路易島去,找找有名的冰淇淋店-貝蒂雍 Berthillon,算是慰勞自己旅途的辛勞。
有名的銀塔餐廳,1582年創立。
西堤島的尾端,右邊的陸地就是聖路易島。
冰淇淋店到了,要稍微排隊一下。
看了一下價格,每球3.5歐,約台幣120元,好貴呀!
我們買的是開心果口味,很好吃,還吃到開心果顆粒,不過話說回來,以我的品味,冰淇淋很好不好吃的,尤其是我,對甜食毫無抵抗力。
和貝蒂雍同一條路上的教堂-島上的聖路易教堂Église Saint-Louis-en-l'Île
教堂供奉的是法國國王路易九世
特別的是,教堂有個很大的洗禮池。
聖路易。
蘭伯特宅邸大門
剛好位於兩條路的交叉口,像一艘船一樣。
遠一點看,稍微可以看到宅邸的外型。
官網也可以了解它過往的歷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