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12 吃完午餐我們去龐畢度中心拍一下照,順便再去找歐舒丹。
這條路好漂亮。
馬賽克小畫。
我們找到歐舒丹巴黎里沃利店,但想要買給老媽的面霜,一瓶要價94歐元,算一算沒有比較便宜,我們沒有買,店的對面就是聖雅克塔。
聖雅克塔所在的公園,有一些關於奧運的海報,此時處處可以接收到巴黎即將辦理奧運的訊息。
市政廳
也是掛滿奧運的標語。
市政廳對面有一間百貨公司-BHV 瑪黑百貨公司,我們想,百貨公司總該有洗手間吧!如果要收費,也就認了,一直找到五樓,才發現有洗手間,而且竟然免費!!!!
馬賽克小畫
似乎無所不在
接下來,我們參觀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 Museum - Hôtel de Soubise
,免費。
展示是有關紀錄方式的演進,因為英文解說不多,所以我把重點擺在參觀建築物。
剛好有人在演奏。
二樓是特展
特展的主題是有關犠牲-宗教和王權,比較抽象
伏爾泰寫給奧爾諾瓦先生的信(1775 年 1 月 25 日),伏爾泰的字好漂亮耶!
伏爾泰的畫像
美麗的天頂畫。
這裡一樣有免費的洗手間可以使用。一到巴黎,我們就養成看到洗手間一定要上的習慣,以免真的要用時又找不到。
接著,我們搭73號公車去肖蒙山丘公園,很多人在草地上曬太陽。
涼亭目前是關閉的。
我們一樣先決定下一個目標-呂特司競技場,然後往Botzaris地鐵站走去。搭地鐵7b線轉7號線到Place Monge站。
呂特司競技場
依據維基百科的資料,呂特斯競技場建於公元1世紀,有15,000個座位,也作為圓形劇場使用,觀看角鬥士比賽。
從較高處看,比較可以看清楚圓形的形狀。
中央有一些青少年在踢球,我們從中間走過,很怕被k到。
解說牌的google翻譯:
也許從公元一世紀末開始,一座圓形劇場就以簡單的石頭結構建造,沒有任何磚塊連接。其材料因 2 世紀野蠻人的入侵而遭到破壞,後來被在西堤島避難的高盧羅馬人重新利用。雖然它以Clos aux Arènes 的名字在中世紀地形中留下了痕跡,但直到1858 年,它的確切位置仍然未知。1869 年在蒙日街的開放處被重新發現,在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Omnibus 收購的土地上安裝車輛和馬厩,它面臨拆除。
輿論受到此事的推動,開始回購,但直到1917年才恢復到現在的狀態。
這馬賽克小畫令我聯想到德古拉。
參觀完競技場,我們走到植物園,但這頭的植物園好多小飛蟲,於是我們打算先去看附近的清真寺。
巴黎大清真寺(週五不能進去,其他日子要收費)。
門口一直有人探頭探腦,想要進去,但守門的人一直搖頭,要參加清真寺活動的人才放行,我們只好摸摸鼻子離開。
清真寺建築物旁,還有一間餐廳,此時很多人,不知是吃晚餐還是下午茶?
接著我們從另一個入口走進巴黎植物園,Gallery of Mineralogy and Geology科學館
自然史博物館
植物園
依維基百科:
喬治-路易斯·勒克萊爾 (Georges-Louis Leclerc),布馮伯爵,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布馮,出生於蒙巴爾 (1707 年9 月 7 日)於巴黎去世( 1788 年4 月 15 日)是法國博物學家、數學家、生物學家、宇宙學家、哲學家和作家。也曾擔任自然史博物館館長多年。
我們在植物園的椅子上休息一下。差不多要和兔比會合,吃晚餐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