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4日 星期六

法國巴黎莎士比亞書店、聖塞斯蒂安教堂看聖女遺物

 2024/4/9 吃完午餐,又開始下起雨來,我們趕快躲到一間二手書店去逛逛。

這附近的二手書店不少,價錢很便宜,甚至還有便宜的DVD和CD,要不是看不懂法文,我可能會瘋狂採購!兔比在這裡買了兩本小書。

Fontaine Saint-Michel,中間的雕像是天使長聖米歇爾與魔鬼搏鬥。

接著我們去莎士比亞書店排隊,去年暑假沒有進去參觀,兔比覺得很可惜,這次說甚麼都要進去!

在排隊時東照西照,門口掛了一幅莎士比亞的畫像。

門口的花開得很美!
排了一小陣子,就進入書店了,店內不能拍照,大概是怕拍照又讓人停留更多時間。書店縱深很深,整間屋子都是英文書,二樓正如大家形容的,有小小的床和打字機,每人都拿了幾本書,一個上面印有書店的環保袋16歐,我覺得莎士比亞書店已經成為愛書人的朝聖地,甚至已成為書店博物館,書就是它賣的紀念品,在書店經營困難的現代,能將書店經營到這樣的境界,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聖母院的修復工程,仍積極進行中。

Church of Saint-Séverin,聖塞維林 (Saint Séverin),他是一位虔誠的隱士,於 6 世紀居住在此地,並於 540 年左右去世。是左岸最古老的教堂。

這裡有許多漂亮的彩繪玻璃。

還有這種現代風格的彩色玻璃窗。

它的平面是一個拉丁十字形,有三個中殿,毫無疑問有一個平坦的後殿。中殿和唱詩班共三層,一直延伸至拱頂的肋骨。基本上,是一個空間很大的教堂。

里修的德蘭,又稱聖女小德蘭。

仔細看看教堂的後面。這些柱子就像棕櫚樹,尤其中央的一棵,像扭曲的柱子。

Pierre Corneille,依維基百科的介紹:他是一位法國悲劇作家。他被普遍認為是17世紀法國三大戲劇家之一,與莫里哀、拉辛並列。

Bibliothèque Sainte-Geneviève圖書館,還要排隊呢!

巴黎第五區的市政廳。

巴黎第一大學Université Panthéon-Sorbonne

接著我們姊妹兩人組要去萬神殿外拍照,兔比則要進去,他說去年太趕了,關閉時間快到,一下就被趕出來,這次再進去看仔細一點。

萬神殿的背面。

圓頂

趁兔比進去萬神殿的時候,我們去參觀旁邊的聖塞斯蒂安教堂;這間教堂的正面,感覺有一點古怪,左右不是很對稱,尤其是左邊,有兩個像塔樓的建築。
依教堂外解說牌的google翻譯:這座教區教堂最初是一個位於地下室的簡單小教堂,附屬於其鄰居的北牆,其歷史可追溯至 1222 年。 1492年重建。它擁有巴黎唯一的紀念性聖壇屏風(1545 年)和巴黎最古老的管風琴(1631年)、城市守護神聖女的遺物,以及一組引人注目的彩色玻璃窗(16世紀末至17 世紀)。

另依教堂內的解說牌的google翻譯:
解說牌的google翻譯:
歷史
克洛維國王(King Clovis,卒於511年12 )在Leucotilius 山頂建造了一座教堂。他希望與他的妻子聖克洛蒂爾德(St Clotilde,卒於545 )一起埋葬在聖吉納維耶芙(St Geneviève,卒於512年1月3日)旁邊。
現在的教堂建於1492 年至1626年之間。西元1220年,居住在修道院土地上的僕人和農民過去常在修道院教堂的地下室參加神聖的儀式。從西元七世紀起,聖吉納維耶芙的遺體就一直安放在上層教堂一座宏偉的神殿。此時,居民人數大幅增加,教宗霍諾留三世允許巴黎主教厄德·德·蘇利為他們在修道院教堂旁建造一座新教堂。這是獻給第一位殉道者聖史蒂文的。15世紀末,這奧古斯丁教團的教士被任命維護這座原本是修道院的教堂。很快,圍繞著聖吉納維耶芙的名聲和奉獻精神促使這座山被命名為「Montagne-Sainte-Geneviève」。
1610年2日歷代以來被尊崇為巴黎守護神的聖吉納維耶芙,其屍骨在格雷夫廣場(今巴黎市政廳廣場)被焚燒,骨灰撒入塞納河。然而,在修道院教堂的地下室裡,仍然保留著聖人屍體原本放置在石棺中的墓碑。這座墓碑一直是朝聖者崇拜的對象,尤其是位於上層教堂的神殿,很少被展出。
1802年,這塊原始石板在廢墟中被發現並得到證實。
1803年,應教區神父的要求,它被帶入教區教堂,並重新開放。

我猜這位可能是聖女的雕像。

對於教堂的歷史與建築,官網介紹的滿詳細的:

聖壇屏風
建於16 世紀初的聖壇屏風是巴黎僅存的一分。在其他教堂,幾乎已經看不到;在中世紀,聖壇屏風既是分隔僧侶和唱詩班與普通民眾所在的中殿的屏障,也是宣講聖言的平台。

教宗約翰保祿二世曾於1997年來此敬拜聖女。

聖女的棺木,如前所述,聖女屍骨已被焚毀,目前棺木中存放著安放她屍體的原始石棺中倖存的石頭。
依解說牌內容:吉納維耶芙約於 420 年出生於南泰爾。十五歲那年,她被祝聖並致力於為上帝服務。她在巴黎市的祈禱和懺悔中度過了餘生。她的氣場非常巨大。她決定在巴黎第一任主教聖但尼的墳墓上建造一座大教堂。
每當巴黎人遭受戰爭或飢餓時,她就被稱為「處於危險之中的民族之母」。 451
年,當阿提拉威脅要攻擊塞納河谷時,她安慰了驚恐的居民
她沿著塞納河溯流而上,一直到香檳地區尋找食物,成功地讓巴黎人免於飢餓。在後來的生活中,她成為克洛維國王和克洛蒂爾德王后的朋友。她的遺物保存在吉納維耶芙山上的聖塞斯蒂安教堂。
聖吉納維耶芙是巴黎的守護神。
她的盛宴於 1 月 3 日舉行。

這應該就是聖女的遺物。

此處特別燈光明亮,金碧輝煌。

教宗約翰保祿二世頭像。

教宗來訪的照片,教宗於1997年8月19日至24日第十二屆世界青年日,來到教堂為社區所有的年輕學生祈禱!

教堂有兩層呢!

拱頂。

教堂旁邊的亨利四世中學,教堂和亨利四世忠學員都隸屬於聖吉納維芙修道院教堂。修道院本身在革命期間被毀,聖吉納維芙的遺物被燒毀。修道院建築被改造成亨利四世高中。

修道院教堂於 1804 年被拆除,為克洛維斯街讓路;只剩下高中校園內的鐘樓。

中學的門口,一直有人進進出出,很想趁機混入校園,但怕被視為怪婆婆而作罷。

這附近有很多腓力奧古斯都古城牆遺址。
兔比參觀完萬神殿,也進去聖塞斯蒂安教堂參觀了一下,接著,我們準備搭公車換地鐵1號線回旅館,途中下起大雨,公車開在路上很塞,我們在里昂車站下公車,搭1號線回旅館,順路去franprix超市補點貨15.2歐(生菜,優格,微波義大利麵,橘子,香蕉),回去吃晚餐並休息一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