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法國巴黎西堤島古監獄與聖禮拜堂

 2024/4/10 今天6:40起床,7:00出門,搭1號線到里昂車站附近的彩繪街。

里昂車站的鐘樓

里昂車站門口的雕像,獻給一戰時工作或戰爭犧牲的華人。

彩繪街

沒有覺得特別漂亮。

里昂車站門口陳列著法國巴比松畫派畫家Théodore Rousseau的作品。

7:50下地鐵回旅館途中,買了麵包,接下來這三天,我都在這間麵包店買早餐,每天試試不同款式的麵包,比起超市,麵包店的麵包稍微貴些,但比較新鮮。

回旅館吃早餐,約8:45出門,搭1號線到夏特雷站,走到古監獄,經過帕爾米爾噴泉( Fontaine du Palmier,1806-1808)或維克多噴泉是一座巨大的噴泉,位於巴黎第一區的夏特萊廣場,位於夏特雷劇院和市政廳劇院之間。它的設計目的是為附近的居民提供新鮮的飲用水並紀念拿破崙·波拿巴的勝利。它是拿破崙統治時期建造的現存最大的噴泉。

穿過兌換橋Pont au Change,就是宮殿鐘樓Tour de l'Horloge du Palais de la Cité和巴黎古監獄Conciergerie。

古監獄和聖禮拜堂都要預約,我們準備兩個一起參觀,聖禮拜堂只預約到10點,古監獄則預約到9:30,原先打的如意算盤,9:00就先去古監獄,參觀到10點多去聖禮拜堂剛剛好。
於是不到9:00就走到古監獄,沒想到古監獄9:30才開 !!!出乎意料之外!把原先計畫給打亂,當場要改聖禮拜堂的時段,當天的票也都沒了!!
最後,只好9:30先參觀古監獄再說囉!
一進門的大廳,依官網資料:
武裝人員大廳
這個 1785 平方米的巨大房間在中世紀被用作餐廳。今天,Gens d'Armes 大廳仍然是歐洲最大的哥德式民用大廳。
由菲利普四世·勒貝爾(Philippe IV le Bel) 於1300 年至1314 年間建造,其規劃有4 個中殿,由柱子隔開,最初與位於一樓的Grand'Salle(禮儀室)面積相同,但在1618 年的一場嚴重火災後消失。
在左牆上,您會注意到黑色大理石桌的碎片,這是卡佩王朝君主在大廳舉行豪華招待會時使用的。兩層樓由轉角處的螺旋樓梯連接,其中之一至今仍可見。
每天有 1,000 至 2,000 名皇家僕人和士兵在武裝廳用餐。中世紀時,房間由 4 個大壁爐供暖。士兵和服務人員整天都在這個熙熙攘攘、喧鬧的房間裡聚會。它用途廣泛,偶爾用於存放武器、食物或木柴,甚至用作宿舍。

這個就是剛才解說牌上說的大理石桌。

大廳有展示一些照片,這是聖禮拜堂。果然專業拍出來的照片就是不一樣。
看到大家都有導覽機,我們才趕忙去櫃檯借。

警衛室,當查理五世離開宮殿時(14世紀),它被改造成地牢,分配給司法系統。

旁邊還有一些古老的建築結構。

在大革命前夕,西堤宮對巴黎人來說仍然是幾個世紀以來的樣子:王國行政和司法生活的中,但也是一座監獄。由於議會所在地是舉行重大審判並記錄王室法令的地方,因此西堤島成為首都政治生活的中心之一。市政廳前面的格雷夫廣場也吸引了大量民眾,當危機到來時,人們紛紛反抗。與皇宮一樣,毗鄰皇宮的太子廣場也是人們獲取當天新聞、聚集的地方之一,有時還在那裡發起抗議運動,就像 1788 年夏天司法改革時那樣。

這是獄卒的房間。

牢房

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安托瓦内特的牢房,現在已不復原貌。

展示她以前使用過的物品。

這是後來建造的小教堂,為了紀念皇后,這裡部分空間是她過去的牢房。
這裡有一位非常熱心的工作人員,想幫我們介紹和導覽,但因為我們趕時間,只能匆匆經過,好可惜,也對她很不好意思。

這些是皇后使用過的物品。她在這裡共囚禁了76天。

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審判
1793年10月14日,審判在革命法庭開始,座無虛席。四十多名目擊者的證詞引發了最瘋狂的謠言。
瑪麗安托瓦內特被指控站在奧地利一邊,以犧牲國家利益為代價過著奢侈的生活,而法國人民則生活在貧困中,從 1789 年夏天開始,就強烈反對革命,並很早就試圖說服路易十六到國外尋求庇護,從而背叛了他的國家。瑪麗安托瓦內特因長期監禁而疲憊不堪,墮落的女王不再是她自己了。透過這個王室的崩潰,民眾開始思考的是整個君主政體的垮台。
1793年10月16日清晨,她因叛國罪被判處死刑,由兩列憲兵護送,然後用馬車運往革命廣場,那裡有一群密密麻麻、沉默寡言的人群等待著她。


女囚們活動的中庭;中庭有展示一些曾囚禁於此的著名女囚海報,夏洛特·科黛 (Charlotte Corday) 就是其中之一,1793 年7月13日,她進入馬拉的家並在浴室裡刺傷了他。她立即被捕,並於7月15日被轉移到古監獄。她於7 月16日出現在革命法庭上,並在第二天被處決。

這裡是古監獄更動最少的地方,以前中庭還有噴泉,可以讓女囚在這邊洗衣服。
我們10:20左右離開古監獄,古監獄參觀的太過匆促,實在好可惜,如果跟隨著平板導覽慢慢看,至少要兩小時吧!

接著我們去聖禮拜堂,大排長龍,一開始還搞不清楚到底要排哪一隊?結果剛才那麼趕,現在卻浪費那麼多時間在排隊!我們發現,因為排隊,所以時段的管制,好像也變得部是那麼嚴格,時段不是太離譜的話,他就會讓大家進去。排隊人潮主要花在安檢的時間,輪到我們時,有心開了一道,把幾個人叫過去,我們就是其中之一,本來多了一排,人潮就可以前進得快一點,可是也不知道為什麼,後來這道又關了,所以只有我們幾個人是從這道進去的,搞不懂?
安檢時,有一對年輕男女,被搜出一瓶酒,是有多愛喝酒? 後來這瓶酒被暫時保管,等到出來時再領,這樣也耽擱了一些時間。

我們大約10:50進入聖禮拜堂。
聖路易的雕像。

位於一樓的是個小教堂和販賣部。

地上陳列的是一些維修時,拆除下來的原件,有些原件陳列到中世紀博物館中,有些則陳列在這裡。

聖禮拜堂位於第二層,從一樓爬著小小的螺旋梯上去。

一出樓梯間,就看到壯觀的玫瑰窗。

四面全是彩繪玻璃,都是聖經故事。

13世紀,玻璃是用燒紅的熨斗切割的。後來,玻璃製造商會使用鑽石來切割他們的設計。然後對這些彩色玻璃片進行塗漆。臉部表情、褶皺等細節使用灰色單色繪畫技術添加特徵,以灰色氧化物的色調進行單色繪畫,用水和醋稀釋,然後塗在衣服和織物上以及灰色的裝飾性風景上。這是帶有精美畫筆的彩色玻璃。然後,將塗漆的玻璃片在 600°C 的溫度下進行第二次燒製,以修復純灰
色畫。一旦著色、切割和噴漆,玻璃碎片就會逐個場景地組裝起來,並用槽形鉛條固定在一起。
彩色玻璃窗的成品部分永遠不會很大,以確保它們不會在自重作用下倒塌。每扇完整的窗戶都由一百多塊彩色玻璃組成。最後,將各個部分組裝起來,組成成品窗戶。鐵條和桿將這些部件固定在一起。它們支撐整個窗戶,將其固定到位,並確保上部部分的重量不會受到影響。

窗口的下部。鞍桿是構成截面形狀的金屬桿-圓形、四葉形、菱形等。
飾邊是較小的水平條,從上到下加強窗戶。

穹頂,依這個角度看,四面真的都是玻璃。

聖禮拜堂 - 事實與數據
•上層禮拜堂長33m,寬10.5m。拱形天花板高達20.5m。
• 彩色玻璃窗的歷史可追溯至13世紀(1242年至1248年),面積達640平方公尺。
• 大約70% 的窗戶是原來的。
• 中殿的每扇窗戶高15.5m,後殿的每扇窗戶高13.5m,窗戶上描繪了1,113 個聖經場景。
• 玫瑰窗直徑9m,建於15 世紀。

荊棘冠
巴黎聖母院保存的蘆葦
福音傳道者馬太、馬可和約翰講述了耶穌基督在受難期間如何被羅馬士兵戴上荊棘加冕,以示嘲笑。在基督教誕生的最初幾個世紀,王冠在耶路撒冷被運往君士坦丁堡。中東的法蘭克皇帝將它保存在自己的教堂裡。路易九世於1239年從皇帝博杜安二世手中獲得了它,當時博杜安二世因軍事開支沉重而負債累累。路易九世建造了聖禮拜堂作為紀念性的聖物箱來存放這件珍貴的文物。自 1804年以來,荊棘王冠在18世紀革命期間被轉移到法國國家圖書館,並在巴黎聖母院展出,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五都會受到人們的崇拜。冠部由簧片製成,形成圓形並用簧片緊固件固定。
冠部由一束燈心草絲製成,並透過同樣由燈心草製成的緊固件固定在一起。幾個世紀以來,法國國王一直將鋒利的刺取下並作為外交禮物贈送,而沒有損壞蘆葦底座。

彼得雕像是原件,目前是禮拜堂最古老的部分。

聖禮拜堂外牆的照片,這角度和我們的不太一樣。

門楣是羅馬式的,只是看不清楚。

這個比較清楚。

聖禮拜堂量體並不大。

中間有一根尖頂。

這附近戒備森嚴。

聖禮拜堂旁邊是巴黎司法宮Palais de Justice de Paris,我們從司法官的旋轉門出去,12:20左右離開,也待了不少時間,可能是彩繪玻璃太壯觀,捨不得離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