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比利時布魯日風景秀麗,聖血聖殿看聖血

 2024/4/7 今天6:30起床6:50出門,出門時天還未全亮。

旅館就位於Statue of Andreas Vesalius圓環的某一條巷子。

前天文臺
1825 年,天文學家兼統計學家阿道夫·奎特萊 (Adolphe Quetelet,1796-1874 年)(後來成為第一任台長)說服政府有必要在布魯塞爾建立一座天文臺。這些建築於 1832 年竣工。它們非常內斂,具有新古典主義精神,是奧古斯特·佩延(Auguste Payen,1801-1877)的作品。 1880 年代於克勒天文臺的建設導致了他們的廢棄。它們被改造成行政辦公室。內部於1990年進行了全面翻修。

附近的公園和植物園,一大早都沒開,這在歐洲似乎是常態,不知是否24小時開放的公園太難管理的緣故?

今天已排定要到布魯日和根特,所以7:20就回旅館了,7:40去吃早餐,早餐很簡單,有茶包、麵包、優格、火腿、起司、水煮蛋、香蕉等,我們大概20分鐘吃完,兔比8:05下來吃,我們先上去準備一下,8:40出門。

我們本來要搭公車,但因搞不清楚搭乘方向而作罷,後來還是走路,時間比較好控制,15分鐘左右就走到了北站,北站感覺比較偏僻,我們在售票機買了週末票(Weekend ticket,每人18.4歐),兔比的青年票比較便宜些,直接在APP買。
時間剛好,我們搭上9:12的IC,車程約1小時,10:24抵達布魯日。

我們順著路逛過去,這是個很漂亮的城市。

路旁漂亮房屋。

愛之湖

葡萄園皇家貝居安會院,官網介紹:建於 1245 年,擁有白色的外牆和寧靜的修道院花園。和獨身的生活,過去曾在這裡生活過。幾個世紀以來,布魯日貝居安女院一直有人居住。如今,聖本篤會的一些修女、聖文森特·保羅修會的一些修女以及來自布魯日的單身女性住在那裡。

裡面有個教堂-貝居安禮修道院Begijnhofkapel教堂

這兒的景色優美。我們和兔比在此分道揚鑣,他有自己的行程要逛。

有些觀光客選擇搭乘馬車遊覽舊城區。

這樣的小巷弄最吸引我。

布魯日有許多運河,搭船也是這裡的熱門觀光活動。

聖母教堂

廣場北面矗立著中世紀的老聖約翰醫院 。

從 12 世紀中葉開始,病人就在市政府的監督下在這裡接受治療。最初,朝聖者和無家可歸者也獲得了食物和住所。最古老的原始建築是 13 世紀的三個醫院病房。附近矗立著一座更為“現代”的 19 世紀醫院建築群。直到 1976 年,醫院在老市中心不間斷地存在了 800 多年之後,才搬到了城市邊緣的新設施。

現在舊醫院已經成為醫藥相關的博物館。

Guido Gezelle,是出生與去世於布魯日的詩人、牧師、作家。

我們在聖母教堂這附近繞來繞去,鑽來鑽去。

岸上的人和船上的人打招呼,大家心情都很愉快!

這是布魯日最著名的鐘樓,拍的效果不是很好。

Salon Arents (Arentshuis),是一座 18 世紀的豪宅,位於 Dijver 運河和風景如畫的 Arentshof(花園)之間。之前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是一座藝術博物館,現在暫停營業。

外牆上這些畫作與雕塑,應該是布魯日最著名的藏品。左邊是Jan van Eyck的畫作。

像這個米開朗基羅的雕塑,位於聖母大教堂,是米開朗基羅唯一離開義大利的雕塑作品。

布魯日的觀光客滿多的。

這都是巧克力做的,真是厲害。

布魯日的市集廣場和雕像Pieter de Coninck en Jan Breydel揚·布雷德爾(Jan Breydel) 和彼得·德·科寧克(Pieter de Coninck) 英雄人物的紀念雕像,據說他們在14 世紀初佛蘭德斯抵抗法國的戰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雕像位於市集廣場上。

布魯日省議會宮Provinciaal Hof

Historium Bruges
歷史博物館位於市集廣場,也就是水廳曾經的所在地。這是這座繁榮的貿易城市中航運業的中央倉庫。該地點已在景點中重建,為您的參觀增添了額外的維度。

還有顆好大的紅心。

城堡廣場前的綠地。

市政廳,今天天氣很好,太陽好大。城堡廣場是這座城市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之一。早在我們這個時代的第二個和第三個世紀就有人在這裡定居。九世紀,佛蘭德斯伯爵選擇城堡廣場作為他的行動基地。當時,這裡修建了防禦工事,以防禦維京人的暴力襲擊。

Politiezone Van Brugge Openb. Instel.布魯日公共警察區。

聖血聖殿

今天似乎有甚麼遊行之類的,有些人的打扮比較特別。

貌似他們好像唱了一會兒歌,走了一下隊形,但我們剛好這時候進入教堂參觀,因此沒有關注到他們的表演。

進入教堂後,要爬一段樓梯到二樓,一般來說,比較少見位於二樓的教堂,這裡有禁止拍照的標誌,不過,應該只是參拜聖血的區域。

這就是一樓爬到二樓的迴旋梯。

官網的照片更清楚

許多人在排隊,準備參拜聖血,難得的機會,其實我很想近距離看看聖血,但看大家那麼虔誠,似乎不好過度輕慢湊熱鬧,加上老妹認為我們非信仰者,這樣做很奇怪,最後我還是沒有去排隊。

既然如此,我們就坐在椅上休息,順便等兔比。
這間教堂非常金碧輝煌,跟這趟旅程所見的其他教堂不太一樣,比較像義大利或西班牙風格。

有很多表情非常悲傷的雕像。

我坐在椅子上,看這個箱子看了好久,看不清到底是甚麼?拿相機把鏡頭拉近,發現是最後的晚餐。

聖血就是在這個管子裡,依據官網的資料如下:
根據馬太福音(27:60),亞利馬太的約瑟是一個花園的主人,花園裡有一個新墳墓。耶穌被釘十字架後,他請求本丟彼拉多允許將耶穌的屍體安置在那個未使用的墳墓中。亞利馬太的約瑟把耶穌從十字架上接下來後,用布清洗了耶穌血淋淋的身體,然後用裹屍布包裹了耶穌的身體。當然,他並沒有直接丟掉沾有耶穌血的衣服,而是像其他受難遺物一樣將它們保存在耶路撒冷。

阿爾薩斯的蒂埃里(1128 年至 1168 年擔任佛蘭德斯伯爵)於 1150 年將聖血聖物從耶路撒冷轉移到布魯日這一事實如今受到大多數歷史學家的強烈懷疑。根據他們的說法,這是一個持久的傳說,由 14 世紀的僧侶約翰內斯·伊佩里烏斯 (Johannes Iperius) 在他的編年史《Chronicon Sithiense S. Bertini》中發明。畢竟,這位僧侶多次被後來的歷史學家揭露為一個夢想家,他的故事有時違反了歷史。

關於該文物最古老的可靠來源可以追溯到 13 世紀。其中許多消息來源表明,布魯日居民和布魯日市議會對他們的遺物感到多麼自豪,以及他們對它有多依戀。但據歷史學家所知,在 12 世紀期間,沒有一個布魯日​​居民寫過任何關於布魯日文物存在的文字。在任何 12 世紀的資料中,都沒有將這件遺物與阿爾薩斯的蒂埃里或聖巴西爾教堂(後來的聖血大教堂)聯繫起來,僅僅是因為沒有發現聖血當時在布魯日。

如今,大多數歷史學家傾向於將聖血遺物與1204 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和掠奪聯繫起來。十字軍帶到了西歐。此外,研究還表明,聖血遺物的管子是在1200年左右用來自君士坦丁堡的水晶製成的。

耶穌基督的血是如何流到君士坦丁堡的,我們暫時只能猜測。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君士坦丁堡的聖赫勒拿(248-329)據說從耶路撒冷將許多受難聖物(包括聖十字聖物)帶到了君士坦丁堡。這些遺物中是否也有耶穌基督的血呢?

圍繞著聖血的祈禱周,相關的行程時間

從教堂出來,遊行已結束,只見遊行的人魚貫進入隔壁的餐廳,是要聚餐嗎?

在聖血教堂和兔比會和一下,接著去市政廳內稍逛一下,接下來,我們又繼續各自的行程。

Brugse Vrije博物館

魚市場

旁邊的房屋上,還有兩條魚的標誌。

我們經過製革者廣場與玫瑰碼頭,接著走往火車站方向。

又經過聖母教堂,還是進來看看。
聖母教堂牆上的畫作。依據教堂內部解說牌上的文字翻譯:
亨德里克·範·明德豪特
1701-1710 - 布魯日 布面油畫
聖母教堂有著悠久的建造歷史。第一座羅馬式教堂可能建於西元 850 年至 875 年期間,只剩下基礎牆了。 12世紀增建了一座早期哥德式中殿,周圍建有經典法國哥德式風格的迴廊和禮拜堂。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裡,教堂及內部也進行了翻新。
這幅畫向我們展示了 17 世紀教堂的樣子。聖壇屏風,帶有大十字架,將中殿與唱詩班分開,尤其值得注意。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6 世紀末,但後來被18 世紀現在的巴洛克式聖壇屏風取代。

教堂兩邊的柱子上,也有耶穌12門徒的雕像。

聖母教堂最著名的藏品就是米開朗基羅的聖母像,要另外收費。

教堂內的小禮拜堂,有一些雕刻作品,我覺得也很有水準。

布魯日的觀光客非常多,但多集中在大街上,有些寂靜小巷,我覺得更有味道。

回到布魯日火車站,已超過14:00,兔比已經在等候,我們接著要搭火車前往根特。
我和老妹都覺得布魯日是個很漂亮的城市,歷史也很豐富,下次若有機會再來,值得住上幾晚,好好仔細看看這個城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